南抗3号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5012、苏审棉200101。
农业转基因安全证书:农基安办字2003-F059、农基安证字(2004)第079号、农基安证字(2004)第080号。
品种来源:苏棉12号选系×R101。
选育过程:以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山西省棉花研究所培育成功的转Bt基因抗虫棉95-1为基础材料,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及株系,进行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对阳性植株进行棉铃虫抗性测定和PCR分子标记检测;经连续选择,选育出产量、品质性状优良、抗虫性纯合的品系南农R101。以南农R101为父本,苏棉12号选系为母本杂交,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杂交种南抗3号。
特征特性:出苗较晚,整齐度较好,长势一般,高度中等,植株塔形,果枝节间紧凑,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铃卵圆形,较大,结铃性较强,吐絮畅,早熟性较好。生育期132天,株高2185px,单株结铃17.5个;单铃籽棉重5.4克,衣分42.1%。
产量:2001年黄河流域麦套棉区试:籽棉亩产236.5千克,比对照中19增产14.6%,皮棉亩产100.1千克,比对照增产20.6%,霜前皮棉96.1千克,比对照增产21.8%。2002年区试:籽棉亩产225.6千克,比对照豫668增产1.2%,皮棉亩产93.7千克,比对照减产1.4%,霜前皮棉86.8千克,比对照增产3.6%。2002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216.0千克,比对照豫668增产6.2%,皮棉亩产91.4千克,比对照增产5.8%,霜前皮棉亩产82.2千克,比对照增产7.9%。
1998-1999年参加江苏省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泗棉3号,两年平均产量:籽棉两年平均为235.44千克/亩,比对照增产10.07%,列第一位,霜前花籽棉产量平均191.63千克/亩,比对照增产10.40%。皮棉产量两年平均为98.90千克/亩,比对照增产7.42%,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亩产为249.73千克/亩和101.60千克/亩,分别较对照泗棉3号增产12.21%和5.87%,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品质:2.5%跨长29.9mm,比强度28.5cN/tex,马克隆值4.5(HVICC)。
抗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虫性2级。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4月上中旬播种,包衣棉种一钵一粒,采用营养钵架拱育苗,及时移栽。适宜密度:每亩2000株左右。科学施肥:亩施2000千克农家肥、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钾肥15千克、硼1千克作底肥;苗、蕾期每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30千克;花铃肥一是要早施,二是量要施足。盖顶肥在8月初沟施。8月中下旬根据长势喷施叶面肥。适当化控:注意少量,轻控。防病治虫:注意对苗病及红蜘蛛、蚜虫的防治,对高代棉铃虫、红铃虫也应注意防治。
适宜区域: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南部、江苏、安徽北部棉区作麦棉两熟春套品种种植。
推广应用:南抗3号是我国较早审定并大面积推广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也是本世纪初长江流域取代美国抗虫棉的少数几个国产抗虫棉品种之一。通过与南京红太阳集团合作开发,该杂交棉累计推广面积达600余万亩。